从15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举行的2025科技引领越冬蔬菜工业立异开展大会上得悉,我国在越冬甘蓝栽培上成功打破90%种子靠进口局势。现在,在该蔬菜主产区长江流域已完成70%种子国产化代替,标志着我国蔬菜“种源自主可控”获得又一打破。
国家大宗蔬菜工业技能系统副首席、我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讨所研讨员张扬勇介绍,甘蓝又叫洋白菜、卷心菜,是我国老百姓餐桌上一种常见的蔬菜,在我国的栽培培育面积占到全球的41%。越冬甘蓝正是其间一大类,主产区坐落我国长江流域,是该区域冬春时节的主栽蔬菜之一。但是,甘蓝这类蔬菜起源于欧洲,长期以来出产用种首要依靠进口。特别是越冬甘蓝,虽有国产种子,但抗寒性不强,不适应出产实践。因而,2018年前,我国栽培越冬甘蓝90%以上的种子都要靠从日本、荷兰等地进口,栽培本钱高且种源不可控。
为处理这一问题,2008年,我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讨所方智远院士带领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立异团队开端选育越冬甘蓝种类,由张扬勇团队详细担任。该团队战胜甘蓝育种起步晚、资源少的困难,历经十年探究攻关与协作研制,选用分子符号挑选了30多万棵远缘杂交子孙植株,通过技能立异,成功打破国外公司使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甘蓝特异抗逆、抗病资源的独占,成功创制优异种质资源。随后,该团队又使用分子育种与惯例育种结合加快种类选育,终究育成高品质国产种类“中甘1305”。
研讨标明,“中甘1305”归纳性状全面逾越国外同类种类,更适宜我国主产区出产条件和气候特色,完成了越冬甘蓝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19年起,“中甘1305”在湖北、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完成大面积推行,种子价格只要国外种类的一半左右,大大降低了栽培本钱,露地栽培每亩产量打破万元。通过几年开展,现在,长江流域70%的种类都为国产“中甘”系列越冬甘蓝,完全改变90%种子依靠国外进口的被动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