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海种子”第二章开幕论坛——“关于未来的愿景:挑战当下的现实和未来的不可能性在沪举办。
本次开幕论坛以对话的形式对上海种子的主题“远景2116”做出回应,来自不相同的领域的研究者将汇聚在此,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Neal Benezr、哲学家汪民安、斯坦福大学发展生物学及基因科学教授Stuart Kim、中国科学院教授、ECO研究及网络水域生态学家蔡庆华、证大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戴志康、世界自然医学联合会总会副主席陈厚琪、建筑师、策展人、哥伦比亚大学(GSAPP法兰克福)访问教授Nikolaus Hirsch、Collective创始人及设计总监、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Betty Ng等将汇聚一堂,一同探讨我们今天所面对着的群体与个体的危机。
事实使人安心,也使原本模糊的变得精确,因此,认为自然科学可以宽慰人心这一断言是合理的。当然事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污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自然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等诸如此类的现象与人类的行为直接相关。为了回应这些现实问题,圆桌会议将会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法论,去讨论通过这一些方式我们是不是有能力利用当前的科技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建立新的模型。
Lydia Price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中欧领袖及责任部总监
主持人:林书民,数字多媒体艺术家,曾任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及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策展人
陈厚琪 世界自然医学联合会总会副主席,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总会副主席,北京
会议的第一部分致力于从宏观角度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全球的影响,而下午的部分包括一个主讲和一个圆桌会议,则从个人健康方面做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讨论。现代医学认为中医以超过2500年的中国实践为其基础,它包括草药医学、针灸、食疗以及当前的先进的技术。与会者将探讨围绕着中医影响所进行的更进一步研究,以及在未来我们将如何更好地理解“气”这一概念。
孙祖越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主任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创建新的平台以适应逐渐发展的社会需求。不仅是我们确确实实生活工作于其中的都市环境,同时,主宰着我们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虚拟网络世界也要被囊括在新的平台之中。通过建筑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我们将讨论空间的界限以及当代二十一世纪居民的需求。
Daniel Roggeveen MORE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策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