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庞赟 通讯员朱安林)“曾经种甘蓝,病虫害防不住、产值上不去,心里总没底。现在专家手把手教技能,病害少了不说,估计亩产还能多收百余斤!”日前,嘉鱼县新街镇,望着自家田里叶片肥厚、长势旺盛的甘蓝苗,培养户张勇的笑脸里满是结壮与期盼。
近来,由湖北省科学技能协会、咸宁市科学技能协会、咸宁工作技能学院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化嘉鱼县蔬菜主产区展开“科技助农下乡”活动,以“田间问诊+精准开方”的务实举动破解培养难题,为当地蔬菜工业高质量展开注入科技动能,用专业力气绘就村庄复兴新图景。
此次集结的专家团队阵型厚实,包括蔬菜育种、优质培养、病虫害绿色防控、土壤改进等多个范畴的资深专家。针对当时农户在培养中遍及面对的病虫害防治难、土壤肥力下降、培养办理不科学等痛点,团队立异选用“田间授课+现场实操+靶向答疑”的立体化服务形式,真实把讲堂搬到地头、把技能送到手边。
在潘家湾镇蔬菜培养基地,专家们逐垄检查甘蓝、包菜、胡萝卜等作物的成长态势,详尽排查病虫害潜藏痕迹,经过色泽、质地剖析肥力短板,现场给出改进计划。“我们看这片甘蓝叶,边际的黄褐色斑驳是典型的晚疫病初期症状,得及时喷施生物农药,一起留意通风降湿,防止病况分散。”来自咸宁工作技能学院的专家一边展现病叶标本,一边向包围的培养户详解发病机理、防治办法,并现场演示生物农药的配比份额、喷施时刻与技巧。
据悉,此次专家下乡活动是我市“科技兴农、工业复兴”举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市将树立专家帮扶长效机制,经过建立科技助农服务站、注册线上咨询渠道、定时安排专家下乡等方法,继续为蔬菜工业高质量展开供给技能上的支撑。一起,还将推进“产学研”深层次地交融,鼓舞科研机构与当地农业企业、协作社协作,展开蔬菜新品种培养、新研制技能和效果转化,助力蔬菜工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