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永新县高桥楼镇白堡村原白堡小学里饭菜飘香。厨房里,50岁的主厨肖银秀正挥铲翻炒,热气蒸发,她笑着介绍:“今日做了青椒鱼块、芹菜炒牛肉、清炒包菜和紫菜蛋汤,炒得软烂,合适老年人。”
“开饭喽。”跟着食堂负责人黄良俚一声亲热呼喊,30多位白叟纷繁围坐在餐桌前。84岁的李月英夹起鱼块,进口后脸上马上漾开笑意:“这鱼烧得真入味。一个人在家煮饭费事,我今后就来这儿吃,省心又热烈。”
这是永新县志愿者协会盘活搁置校舍兴办的第二个“老一辈食堂”。一顿暖心餐的背面,是志愿者坚持了15年的敬老之路。
“2010年协会成立时,我们就常往敬老院跑,为困难白叟送粮油和其他生活用品。”协会创始人、履行理事长周文奇望着眼前其乐融融的现象说,“15年来,志愿者的脚步走遍了全县各村落,新年、重阳节,我们不可以让白叟孤单过。”
凭仗厚实的敬老服务,协会在2020年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2024年,协会晋级服务,发动“爱心小厨”项目,为村里的失能白叟上门煮饭、打扫卫生,把温暖送到白叟身边。
今年初,首个“老一辈食堂”在澧田镇华山村试点,60岁至79岁白叟用餐每月交纳180元,80岁以上白叟免费用餐。“一天两顿饭,荤素调配只需6元钱,比自己在家里做更实惠。”79岁的龙金农掰着手指算起经济账,“并且这儿热烈,比一个人在家强多了。”
华山村“老一辈食堂”旁的菜园里,周文奇和白叟们常常一同拔草、择菜。“这些活能让白叟活动筋骨,种的菜直供食堂,让我们吃得更定心。”华山村党支部书记周浩平笑着说。据介绍,“老一辈食堂”已惠及80余位留守白叟,并为周边白叟、儿童供给休闲文娱、帮办代理等多元化服务。

